善恶分两边 —— 读《恶意》

友情提醒:还没看过原著的就不要往下读了,有剧透,会影响你的阅读体验。

多看版封面截图

多看版封面截图

形式新颖独特

一直不太喜欢第一人称的小说。觉得太狂妄太自以为是。可能是上学时被YY小说误导了(⊙_⊙)。

这算是第一次完整阅读。

读第二章之前,本以为就是以主人公野野口修第一人称的视角讲故事。还是以一种日记(手记)的形式。

到了第二章才知道,不光是一个人的,还有警察的叙述,也是以日记的形式。

读来没有以前的不适感,反而觉得很新鲜很特别。

点睛之词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总爱根据书名(标题)去猜测内容。记得小时候看《天龙八部》,总在想,“八部”指什么?是武功秘籍共有八部呢?还是电视剧要播八部?其实一直到现在都没搞懂八部指什么。

没读过原版,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恶意”这个词。译本里出现了多次。本来或许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联想到书名,每次读到总觉是在暗示着什么,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恶意,后脊发凉。如果书名不叫这个,可能就不会有这个感觉。

不知道这是作者的暗扣还是译者的机智。个人比较倾向于作者,哈哈。

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

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第一次出现在野野口修叙述他为什么要杀害日高邦彦的时候,他说:“无论如何我都无法相信日高心里会藏着这样的恶意”。

按照野野口的叙述,一直有着作家梦的他将其作品交给知名作家也是童年好友的日高把关,并希望能介绍给编辑。碰巧,当时日高写作遇到瓶颈了。自己都写不出东西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野路子作家居然写出这么好的东西,于是他就嫉妒了,即使对方是他好朋友。日高准备将野野口雪藏,具体方法就是不让其他人知道这个作品。野野口经常询问日高对其作品的评价,刚开始,日高推说忙没时间看。用了几次后,换了借口,说作品很烂,根本不值得发表。最后实在拖不过去了,就说你来我家吧,我们谈谈。到了日高家,是他妻子开的门,这下全完了,他俩一见钟情了,主要是男对女。虽然书里没有说,但“正义且善良”的读者,譬如我,就在想:这一定是日高使的美人计。最终因为这个把柄,野野口被剽窃了作品却不敢声张。

被一个童年好友如此恶意地设计,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我差点就信了。

事实上我真的信了。还在琢磨着:小说才过半啊,前因后果都交代完了?后面还要讲什么?

甚至还对“恶人”日高有点理解和同情:还不算太坏吧,没有一开始就将对方作品据为己有,而是在被“绿”了之后,出于报复才这么做的。

转念再一想,不对啊,之所以没在一开始就剽窃,是因为没有对方把柄啊。对方维起权来是很麻烦的。

为什么我会顺着野野口的描述,将日高想成了一个恶人呢?也许跟开篇的一件小事有关—— 毒杀邻居家的猫。要不是作者点明,我都没注意到。

文学界有种叫“性格描写”的手法:

当作者想让读者了解某个人物的时候,直接说明陈述的效果,远不如配上适当的动作和台词,让读者自己去建构人物的形象。

一个会毒杀猫咪的人能是好人?残酷的形象悄悄地植入了读者的心里。

人性本恶?

第二次出现在对一部小说的引用里,就是野野口称其为自己原创但无奈被日高剽窃的作品之一。

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

小说的主人公在学校里遭受了校园暴力,“遭受过无数次危及生命的暴力伤害。”

加贺警官觉得案件还是一团迷雾。虽然野野口已经认罪并写了自白书交代了犯罪动机和细节。但他总觉得哪儿不不对劲,于是又从头开始捋案件。在回访的过程中,因为藤尾美弥子的提醒,那部以其哥哥为原型的纪实小说又重回视线。这被当作是自传体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少年时遭受校园暴力的种种经过,虽然姓名都换了,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在说谁。由此可见写实的程度。上述引文即出自这部小说。这也是施暴主谋藤尾正哉的家人要维权的原因。

为了便于理清人物关系,附上一幅关系图:

《恶意》主要人物关系图

《恶意》主要人物关系图

 

暴力事件虽没亲身经历过,但通过影视作品多少也有点了解。影视比小说更有冲击力,有时候看着那些暴力血腥的场景,真恨不得拿块砖对着屏幕朝他的脑袋砸。有的是因为弱小,有的是因为倔强,有的就是无缘无故地就会被“恶霸”欺负。

加贺在做老师时,曾处理过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事后问施暴者为什么要欺负同学时,他也一时答不上来,最后冒出来一句:“我就是看他不爽”。

作者借加贺之口说道:“这种话真叫人沮丧”。

善恶分两边,不爽站中间。管你是善还是恶,看你不爽我就暴力你。

小说里,野野口因为小时候面对日高时的自卑感,长大后的嫉妒,才设计了这样一个充满恶意的局。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例如日高握有其“可憎过去”的证据。再比如,得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日高的宽容和善意仍抹不去他心中的恶。

这种恶意来自人性的阴暗面,自私、自卑、嫉妒、虚荣、忧郁、愤怒……

一个看似搞笑的段子都有可能引起流血冲突:

“你瞅啥?”

“瞅你咋滴?”

“啪啪…”

“嘣嘣…”

“噗…”

日高的善呢?

不知道为什么要以“恶”为书名?里面也有善啊 —— 日高的善。从小日高对野野口就是友善的,即使野野口还联合别人来欺负他。长大后,甚至在知道了野野口“可憎过去”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帮助他实现作家梦。

难道是因为“恶”(野野口)杀死了“善”(日高)?但“恶”也有恶报啊。野野口得了癌症,命不久矣。藤尾正哉死于一个妓女的刺杀。

也许是恶更让人触目惊心吧。看完小说,更多记住的是野野口的恶,而忽略了日高的善。对陌生人(读者)来说是如此,但对认识他们的人,日高被人记住的是“很乖”“亲切”“和气”“正义感很强”。

做个善人吧,像日高一样!

希望我有些成就,为人所羡慕;有一些美德,为人所称道。(王小波)

这里的“人”我们先理解为身边的人吧。若指代所有人或者大部分人,那就是伟人、圣人了,标准太高了。

先从身边做起!

加入讨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